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业成新风口 专家建议出台细分领域计量标准

本报记者 李 正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碳汇台细碳汇计量评估师这一新兴职业受到了众多企业及碳市场交易成员的计量家建广泛关注。一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评估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双碳”政策持续落地,师职该职业的业成议出域计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近日,新风包括、口专等在内的分领多家A股上市公司均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公司正积极开展或筹划布局碳汇(主要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标总量或能力)业务,对碳汇计量评估师的碳汇台细需求很大。
2022年6月份,计量家建人社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评估其中包括碳汇计量评估师,师职是业成议出域计指运用碳计量方法学,从事森林、新风草原等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审核、评估的人员。目前,该岗位人才正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培养的重点。
例如,岳阳林纸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对于相关人才的积累主要以内部培养为主,社会招聘为辅,暂时未涉及校招或与培训机构开展定向人才输送等合作。
据悉,岳阳林纸已成立双碳与能源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生态碳汇能力建设和节能减碳各项工作,将持续精进森林碳汇、海洋碳汇、农田碳汇、草地碳汇等方法学的全域开发合作模式探索。此外,公司年内已签署6份碳汇开发合同。由此可见,公司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
谈及公司对于碳汇计量评估师人才的积累问题,美利云方面表示,公司将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进行相关人才储备,以支持公司开展碳汇业务。
碳汇计量评估师这一职业是一个重要的“传动齿轮”,东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员陈宇恒表示,重点领域为草原、森林、风电、光伏等,尤其对于森林经营主体而言,碳汇或成为林产品、生态旅游之后的第三大增收来源。
陈宇恒进一步表示,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业的发展是一个新风口。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加快“双碳”人才培养方向,各大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以及如何丰富培养人才理论框架。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律师万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降碳需求较大的能源相关行业,提供固碳、减碳技术的碳技术服务公司、碳监测、碳核查单位等,都可能增加企业对碳汇计量评估师的人员需求。
2021年4月份,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修订工作,首次提出“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业概念,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要求下涌现出的绿色职业。随后,在2022年6月份,人社部正式向社会公示“碳汇计量评估师”的职业信息。
万美提醒,该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专业背景、技术知识储备均有一定基础要求,如果仅通过短期培训即发证上岗,可能导致后续实际操作中评估质量问题。
目前提供碳汇计量评估师相应培训和发证的主要机构是中国节能协会,另有一些咨询公司可提供相关培训业务。万美介绍,“同时,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制定碳监测、碳核查、碳计量等相关标准,这将有利于相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规可循。”
陈宇恒补充,由于不同领域所应用到的方法学有所不同,可以细分该领域资格证,比如将行业细分为森林碳汇计量评估师、风电碳汇计量评估师、光伏碳汇计量评估师等,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不同细分领域的计量标准,从而使这一新兴职业有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关文章
太罕见!竟有这类基金单日大跌12%,基民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基金报受债市近期较大调整等多因素影响,此前一直表现平稳的个别中短债基金净值出现罕见大跌的一幕。11月21日晚间,富荣中短债债券基金披露最新的净值,该基金A类及C类份额21日单日净值分别大跌12025-07-07- 将“惠民保”业务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大改革项目加以推进的浙江省,再度针对这一业务发文。11月22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浙江省财政厅、浙江银保监局、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浙江省惠2025-07-07
- 【日本松下将强化海外业务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拟增至2成】财联社11月23日电,日本松下公司22日召开面向投资者说明会,透露将以暖气等空调产品为中心,强化海外业务。目前所有业务的销售额中,日本国内约占一2025-07-07
荣耀Magic Vs折叠屏旗舰手机正式发布 全新结构设计 售价7499元起
新浪刷吗讯 11月23日下午消息,荣耀正式发布新一代旗舰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 Vs系列。新品不仅配备旗舰级性能、屏幕及影像能力,更在轻薄长续航、智慧交互体验、健康显示等方面,推动折叠屏进入主力2025-07-07- 美国财政部的一位高级官员22日表示“七国集团应该很快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价格上限,可能每年进行几次调整”。一位消息人士说,七国集团最快在当地时间23日或24日就价格上限水平作出决定。而另据报道,价格2025-07-07
- 来源:金融时报在近日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中,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针对这一当下市场上的“爆款”产品,一场专项风险排查工作2025-07-07
最新评论